進行冷氣水塔清洗原因 1:降低空間接觸者染退伍軍人症機率
冷氣水塔潮濕、溫暖的環境就像「隱形的細菌溫床」,其中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「退伍軍人菌」。冷卻水塔如果長時間未進行清潔,內部將容易形成有機物質和生物膜,提供退伍軍人菌豐富的生長養分和生存條件,使得退伍軍人菌在裡面大肆繁殖,並隨著細小水霧擴散到空氣中。 一旦人們吸入這些含菌水霧,可能引發「退伍軍人症」,伴隨發燒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腹痛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因此,強烈建議定期進行冷氣水塔清洗,以守護健康。
此外,為了達到更有效的預防效果,我們建議每隔 7-10 天,將能穩定高效殺滅水中的菌類及藻類的「特效殺菌滅藻劑」(非氧化性)、「氯錠」(氧化性)搭配投入水塔系統中進行循環清潔。透過這樣的雙重防護措施抑制細菌和藻類生長,大幅降低退伍軍人菌帶來的健康風險。
進行冷氣水塔清洗原因 2:避免因堵塞影響運轉效率
冷卻水塔在長期循環運作下,如果沒有定期清潔保養,容易增加藻類和微生物生長並在水管內形成厚厚的生物膜。隨著時間過去,還有冷卻水中懸浮的泥沙、塵埃、腐蝕產物,與微生物產生的黏液結合在一起,最後形成黏泥堆積物,累積於管道內壁。 此外,冷卻水塔在運作時會與外部空氣接觸,以熱交換來散熱,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循環水會蒸發消失,系統同時需要補充新水來維持水量。
然而,水中的礦物質離子(如碳酸鹽、硫酸鹽、矽酸鹽和磷酸鹽等)並不會隨著水分一起蒸發,而是逐漸累積並濃縮。隨著濃度不斷攀升,這些離子最終會達到飽和狀態,形成堅硬的水垢和結晶沉積物,牢牢附著在冷卻水塔的管壁和熱交換器表面上。 上述提及的物質皆會導致水流通道變得狹窄,影響金屬設備的熱傳導效果,使熱交換器無法有效運作、導致熱交換效率下降,進而影響整個冷卻系統的運作效能。
進行冷氣水塔清洗原因 3:避免水塔內部腐蝕
冷卻水塔長期使用會累積泥沙、水垢和微生物、青苔等雜質,這些懸浮物容易在熱交換器表面形成鬆散的沉積物、造成腐蝕。當這些沉積物黏附在冷凝器銅管上,可能引發電位差不平衡(類似於原子之間搶奪電荷的「小戰爭」),進而造成點蝕(小而深的腐蝕現象),甚至可能導致銅管破裂。不僅如此,青苔死亡後的腐敗殘渣會轉化為有機酸,進一步形成酸性腐蝕,亦會對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害。
進行冷氣水塔清洗原因 4:幫助節省電費支出
適時進行冷卻水塔保養可以省電費支出。原因是當冷卻水塔因水垢問題導致堵塞後,主機也會因為散熱不佳,需要耗費更多能源維持運轉,導致電費大幅增加。 根據經濟部節能標竿案例指出,定期維護冷卻水塔可以提升散熱效果,降低 6-10% 之主機電量。保守以 8% 估算,每年可減少空調主機之耗電量為=11,578 度/年X0.08 ≒ 926 度/年。 想實際了解究竟節約多少用電量、電費、節能率的讀者,可以透過經濟部指導網站輸入冷卻水塔清洗前的「總用電量、空調耗電占比、水塔出水溫度、外氣濕球溫度、平均電價、改善投資費用」相關資訊,計算效益結果。
進行冷氣水塔清洗原因 5:環保、減少碳排
定期清洗冷卻水塔不僅能提升設備運行效率,還有助於節省電費和減少碳排放。同樣根據經濟部節能標竿案例指出,定期維護冷卻水塔可降低空調主機約 6-10% 的耗電量,在提升設備效率的同時,間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 且定期清洗能有效延長冷卻水塔的使用壽命,減少設備故障更換的頻率。亦能有效降低設備更換過程中,製造、運輸等環節產生的大量碳排放。這不僅是維護設備,更是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。
進行冷氣水塔清洗原因 6:避免增加維修成本
若未定期清洗冷卻水塔,可能會造成生物膜堵塞管路、阻礙水流,甚至使內部支撐結構變形或損壞。嚴重時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停機,需要額外花大筆維修費用來更換零件或進行大修。 另外,若未定期清理導致冷卻水塔內部結成過多的堵塞物質,後續可能需要使用比原本更多的化學藥劑來清洗,如高濃縮洗管劑(冷卻水塔清洗劑/酸洗劑)、水垢軟化劑,同樣也會增加金錢支出。
考量環保與經濟效益,我們建議每年使用高效專業的高濃縮洗管劑(酸洗劑)進行一次全系統清洗。若為使用地下水或是 ppm(每百萬克水中所含的礦物質克數)超過 200 的水質較硬地區(如雲嘉南、高雄),容易造成矽化物結垢、形成堅硬難洗礦物質水垢,我們會建議採用矽質水垢洗管劑(地下水專用酸洗劑),以維持冷卻水塔的最佳運轉狀態。